人工智能
在当今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早已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深深融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你是否也曾思考过自己是否适合学习人工智能,并在这一充满潜力的领域中发展职业生涯?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中国的人工智能专业——世界科技前沿的重要阵地之一。
专业介绍
教育部于 2018 年 4 月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我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开设是为落实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人工智能专业知识、智能系统应用与开发能力,同时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能力、系统运行维护能力等。培养能够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工程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业科研人员和技术创新人才。 办学定位: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结合我校教学、科研和“大工程观”特色,体现学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原则,培养愿为国家和地区智能化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的人工智能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协作品质、沟通能力和创业意识,掌握人工智能专业知识,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专业型人才。
具体而言,本专业毕业生毕业 5 年以后能达到的目标有:
- 目标 1: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社会和环境意识强,有能力服务社会。
- 目标 2:能够掌握人工智能领域所需的数学基础、程序设计、计算系统等方面的能力和技术,熟悉相关平台系统的使用。
- 目标 3:能够利用数学知识对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科学问题进行抽象建模,对模型进行算法设计与分析,并结合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予以实现。
- 目标 4:能分析、设计、研究和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工程问题,适应独立和团队的工作环境。
- 目标 5:能够在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基础上,具备广泛的应用视野,积极开展与石油化工、材料、生物、金融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多层次工作。
- 目标 6:具备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
- 目标 7:具有国际化视野,能与同事、专业客户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 目标 8:能通过学习或行业锻炼,不断更新和调整自身的核心知识和能力,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
毕业要求
本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要求如下:
-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人工智能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本专业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能够基于人工智能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分析、设计、验证、确认、实现、应用和维护等。
- 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人工智能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人工智能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认真履行责任。
-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相关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理解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劳动、审美与身心发展:具有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的劳动参与意识;具有善于发现、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以及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具有强健体魄、健康心态,拥有拼搏精神和健全人格。
主干课程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程序设计、数据分析与挖掘、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等。
专业研究方向
- 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研究如何通过算法让计算机“学习”并识别模式,应用于自动驾驶、语音识别等领域。
- 智能计算系统:研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结合的优化,重点包括嵌入式系统和智能硬件开发。
-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研究如何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等行业。
- 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探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如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
授予学位
本科毕业生完成该专业课程并达到相关要求后,将被授予人工智能学士学位。
职业发展
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可在以下领域发展:
- 人工智能研发工程师:从事算法设计、模型构建和优化等工作。
- 数据科学家: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 智能硬件工程师:设计与开发智能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 AI产品经理:负责人工智能产品的规划、设计及市场推广。
相近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侧重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涉及编程、操作系统等。
- 电子信息工程:侧重电子设备的开发与应用,涉及通信、信号处理等技术。
- 机器人学:关注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涉及机械、电子、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的技术。
专业学校排名
- 清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南京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