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专业介绍
近几年来,文科生报考的热门方向一直集中在金融学、法学、会计学、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等专业上,法学专业更是文科生报考的热点。今天我们就和您说说什么是法学专业,法学的就业领域及薪酬如何,院校及专业方向有哪些,报考该专业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律师是智慧、正义、理想、财富的完美结合,他们唇枪舌剑、口若悬河地主持正义,维护着当事人的利益。一位法学专业的同学在博客上写道:“我当时选择法学专业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某事务所合伙人黎学宁律师介绍说,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法学本科阶段的学习重在学习一种语言方式即法律语言。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法的形式是什么,法学的研究方法,法是如何运用和发挥效力的。该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有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中国法制史、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法律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管理知识,适应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
系统掌握法学知识,具备法律实务基础技能,秉持法治理念与法律信仰,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的要求。
-
培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及法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卓越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
具备人文、科学素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用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
毕业要求
(一)知识要求
-
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法学专业基础知识;
-
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能力要求
-
能够运用法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
-
具有法律专业思维,能够准确掌握法律概念、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能够进行法
-
律推理、法律解释和法律论证;
-
.具有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和法律实践技能,会调查、搜集、制作、组合、分析、认证
-
法律事实,能够正确适用法律程序、运用证据,进行法庭辩论和作出裁判;
-
具有运用法学专业语言进行口头表达和制作专业法律文书的能力;
-
能够使用一种外语进行交流,具有基础的法律专业外语的工作能力;
-
具有恰当运用计算机软件、网络等工具的技能;
-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素质要求
-
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
-
观、人生观、价值观;
-
身心健康,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
-
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
具有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职业宗旨,具有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具有
-
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的职业人格、强烈的法律职业
-
认同感,具有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干课程
-
法学导论
-
法理学
-
中国法律史
-
宪法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
刑法总论
-
刑法分论
-
刑事诉讼法
-
民法总论
-
物权法
-
债权法
-
民诉讼诉法
-
国际公法
-
法律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
-
经济法
-
商法
-
知识产权法
-
国际私法
-
国际经济法
-
环境资源法
-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法学》专业课程结构图
《法学》专业的研究方向
-
民商法:研究民事法律关系和商事法律事务。
-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探讨犯罪与刑罚、刑事诉讼程序。
-
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国际法律制度和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
-
经济法与劳动法:分析经济活动和劳动关系中的法律问题。
-
环境法与资源法:研究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法律问题。
授予学位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职业发展
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虽然目前法学就业存在着困境,但前途还是光明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司法行政、审判、检察、律师等工作,或去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工作,或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如果深入研究某行业的法律,从事相关行业的法律顾问也是比较好的选择。据统计,法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北京,在“法学类”中排名第 4位。
法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以下工作:
-
公务员
-
考研
-
事业单位人员
-
律师助理
-
法务专员/助理
-
检察官
-
律师
相近专业
-
知识产权
-
监狱学
-
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
-
国际经贸规则
-
司法警察学
-
社区矫正
-
纪检监察
-
国际法
-
司法鉴定学
-
国家安全学
-
海外利益安全
《法学》专业学校排名
-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
-
北京大学
-
西南政法大学
-
武汉大学
-
清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东政法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厦门大学
-
吉林大学
-
南京大学
-
四川大学
-
浙江大学
-
西北政法大学
-
复旦大学
-
山东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西南财经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南开大学
-
湖南大学
-
中山大学
-
天津大学
-
中南大学
-
东南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