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与环境
海洋资源与环境是一个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方面具有深远实践意义的学科。这个专业提供了有关海洋生态系统、生物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的关键信息。如果你对海洋研究充满热情,并希望为保护自然资源做出贡献,来一起探索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职业机会吧!
专业介绍
海洋资源与环境是一门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综合性学科。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海洋科学知识,掌握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技能,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原理,培养能够应对海洋资源与环境挑战的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环保意识,掌握海洋科学基础理论和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水产资源、海洋微生物和活性物质资源、海洋滩涂资源开发的知识技能,具备海洋环境保护、修复与污染防治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开发与管理相关工作的复合型骨干技术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
-
“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优秀的专业知识素养;
-
“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地海洋科学基本理论,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水产资源、海洋微生物和活性物质资源、海洋环境保护,修复与污染防治等相关领域基础知识。
-
“专业技能”: 培养学生掌握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水产资源、海洋微生物和活性物质资源、海洋环境保护,修复与污染防治等相关领域的实践技术和专业技能。
-
“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到海水养殖、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微生物资源开发、海洋生物质资源利用、海洋药物、海洋环境保护等行业的研发、生产与管理工作中。
毕业要求
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的毕业要求(能力):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具备海洋观念和国际视野,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高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
(3)具备较扎实的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估、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生物资源增殖与放流、海洋资源与环境管理等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洋资源与环境学科前沿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
(4)熟悉生物资源养护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常用技术和生产过程。具备应用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具备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6)具备海洋、资源和环境领域的基本知识,关注海洋科学的发展现状,有为海洋事业做贡献的意识和基本素质。
(7)具备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外文文献获取和阅读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环境下交流、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8)具有获取与处理海洋资源与环境方面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以及适应渔业管理、海洋区域管理、对外渔业关系和海洋与渔业的行政执法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9)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从事海洋、渔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10)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主干课程
-
海洋学
-
海洋生态学
-
海洋生物学
-
海洋环境化学
-
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
-
海洋生态修复与工程技术
-
海洋资源学
-
海洋管理概论
-
海洋资源评估与管理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研究方向
-
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如何高效、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海洋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
-
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探索海洋环境的保护措施,研究海洋污染控制、生态修复及资源管理策略。
-
海洋生态学: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环境变化中的响应与调节机制。
-
海洋遥感与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和现代监测手段对海洋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
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研究海岸带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解决沿海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授予学位
本专业授予学位为理学学士。
职业发展
可在高等院校,海洋、水产、环保系统的科研、管理机构和企业单位从事与海洋、水产、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的教学、科研、应用技术开发等工作,包括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和监测、海洋食品药品功能性成分监测分析,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等;也可从事海域区划管理、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海洋生态系统修复等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
相近专业
-
海洋科学
-
海洋技术
-
军事海洋学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学校排名
-
中国海洋大学
-
浙江海洋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海南大学
-
江苏海洋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大连海洋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