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物理)
在当前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中,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因其实用性强、就业面广而备受关注,尤其适合有志从事物理教育的国际留学生。
专业介绍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属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下的学科教学方向,聚焦于中学物理教育领域。旨在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扎实物理基础与教学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中学物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满足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与管理需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养、教育情怀和专业能力的物理教师,具体目标包括:
- 热爱教育事业,具备高尚师德,勇于创新;
- 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备系统的物理学科知识;
- 能胜任中学物理教学与教学研究工作,具备教育管理能力;
- 拥有终身学习意识及自主发展能力;
- 能较熟练使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相关文献。
适合人群
- 热爱物理,乐于向他人传授知识的学生;
- 具备教育情怀,喜欢与学生互动和引导的个体;
- 思维逻辑清晰,善于分析和讲解自然现象的人;
- 有志于在国内外中学、职校或国际学校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的人;
- 希望长期在教育领域,特别是 STEM 教育方向发展的同学。
学习方式及学习年限
学习方式以全日制为主,学习年限一般为 2至3年。
课程设置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3 |
研究生英语 |
3 |
4 |
科学道德与职业伦理 |
1 |
5 |
教育原理 |
2 |
6 |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
2 |
7 |
课程与教学论 |
2 |
8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
1 |
9 |
物理课程与教材研究 |
2 |
10 |
物理教学设计与实施 |
2 |
11 |
物理教育测量与评价 |
2 |
12 |
物理学发展前沿专题 |
2 |
13 |
物理实验设计 |
2 |
14 |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
0.5 |
15 |
中学物理案例教学专题研究 |
1 |
16 |
普通物理专题研究 |
1 |
17 |
物理教育研究文献选读专题讲座 |
1 |
18 |
物理教具设计与制作 |
2 |
19 |
科学技术发展史 |
1 |
20 |
教育政策与法规 |
1 |
21 |
基于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
0.5 |
22 |
物理教师师德与情怀教育专题研究 |
0.5 |
23 |
现代信息技术及应用 |
0.5 |
24 |
中学物理创新教学专题研究 |
0.5 |
25 |
班级管理专题研究 |
1 |
26 |
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专题研究 |
2 |
27 |
量子信息技术实验 |
1 |
28 |
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
2 |
29 |
漫谈物理与人生 |
0.5 |
30 |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案例研究 |
0.5 |
31 |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案例研究 |
0.5 |
32 |
体育(任选一项) |
1 |
33 |
国学经典与中国智慧 |
1 |
34 |
艺术欣赏与实践(任选一项) |
1 |
35 |
“四史”教育 |
1 |
36 |
胶东红色文化 |
1 |
37 |
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
1 |
38 |
商务礼仪与沟通艺术 |
1 |
39 |
创新创业教育 |
1 |
40 |
校内实训(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等) |
2 |
41 |
校外实践(见习、实习、研习) |
6 |
专业实践
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两部分:
- 校内实训包括微格教学、教学技能训练与课例分析等;
- 校外实践分为阶段性实践和集中实践两种方式,内容包括教育见习、研习、助教、教学设计与实习授课等;
- 集中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为期十八周,并与学位论文研究相结合。
培养方式
- 采用“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与校外实践导师协同指导;
- 教学方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元方法;
- 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 关注学生主动学习、反思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
- 中学物理教学理论与实践
- 物理课程设计与教材研究
- 教学评价与教学改革
- 物理学科前沿知识与教育融合
学位授予
在规定年限内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授予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学位。
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从事以下工作:
- 各级各类中学或职业技术学校的物理教师
- 教育管理与课程设计人员
- 教材编写、教育培训及相关科研工作者
- 国际学校、海外中文教育机构教师等
相近专业
- 学科教学(化学)
- 学科教学(生物)
-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中国该领域的领先大学
- 北京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清华大学
- 复旦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南京大学
- 南开大学
- 吉林大学
- 浙江大学
- 武汉大学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评价
该专业融合了系统的物理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能力。通过多元化课程设置和丰富的实习环节,学生不仅能掌握学科知识,更具备组织教学、课堂管理及教育创新的能力。
此外,课程强调实际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技巧,非常适合希望在国际学校或参与中外合作教育项目的学生,为未来走向国际教育舞台打下基础。
以上是关于学科教学(物理)硕士专业的综合信息。欢迎访问“查询专业”专栏,了解更多中国留学课程详情!
如需申请适合自己的中国留学奖学金项目,欢迎立即联系 Riba 团队获取一对一咨询与申请持。
Riba 联系方式:
- 公众号:China Scholarship Network
- 热线电话:+84 - 888 666 350
- 热线电话:+84 - 888 666 152